全国咨询服务热线:400-921-0788
满负荷工作法首创者张兴让:改革的第一步最不易

满负荷工作法首创者张兴让:改革的第一步最不易

发布时间:2024-07-27 21:35:22     作者:杏彩体育唯一官网

  新华网石家庄10月21日电(记者巩志宏张涛)1984年,时任石家庄第一塑料厂厂长的张兴让倡导组建包括7家企业在内的供、产、销联合体――东方塑料联合公司,赢得了“张联合”的称号。1986年,他推行以“人尽其力、物尽其用、时尽其效”为核心的“满负荷工作法”闻名全国,并因此获得了全国首届经济改革人才奖金杯奖。如今,这些当年的大胆尝试举措已不是新鲜事,然而一个个后来者以此为铺路石取得新的突破。近日,记者专门对张兴让进行了采访。

  记者:提到您的名字,人们都会想到“张联合”,您当时是怎么开始搞企业联合经营的?

  张兴让:1983年“包”字进城,各地掀起一股承包国有、集体企业热潮。当时是计划经济体制,原料由国家计划供应,企业只能按分配的份额开展生产,产品销售也是国家调拨。企业各管各的,老死不相往来。比如说咱们是邻居,你生产人造革,我本来需要,可是不知道。我还得跑到外地去,这样造成了精力财力的很大浪费。

  搞横向经济联合就是打破信息壁垒。我当时联合7家企业,有2家是生产原料的化工厂,其他都是销售公司。这样原料来源增加了,产量自然提高了,销售也有路子了,我们只用了两年就完成了当时承诺的三年增缴300万元利税的任务。

  1984年,时任中央的到河北考察,他说,马胜利搞承包比较好,张兴让搞联合比较好,干脆一个叫“马承包”一个叫“张联合”吧。从那以后,“张联合”的说法逐渐传开,以至于很多人知道“张联合”而不知道张兴让。后来,“联合”的思路被应用于搞公司集团,把上下游的产业联合起来做大做强。

  张兴让:“满负荷工作法”给我带来的荣誉最多,这源于我1985年去日本考察受到的启发。当时我们厂有800多名职工,日本和我们差不多规模的企业才120人。操作同样的机器,日本企业只有4到6个工人,我们加上修东西的人达到20多人。而我们产量、效率却差很多,日本工人的人均产值是我们企业的10到20倍。当时工人只要出满勤就行,尽管天天按时上下班,但每天真正的劳动时间却很少。于是我下决心加强管理,这样就有了“满负荷工作法”。

  满负荷来自机械专用词,发电机的发电量和额定量一致就叫满负荷。就像人们平常说的大马拉小车浪费,小马拉大车会累坏。满负荷是个最佳状态。

  “满负荷工作法”的核心是“人尽其力、物尽其用、时尽其效”,即充分挖掘人的潜力,原材料与设备、劳动时间达到充分的利用。同时,工作指标与个人报酬挂钩,多劳多得,少劳少得。1987年开始在石家庄第一塑料厂内部全方面实施,后来各地都来学习我们的经验。

  记者:实行满负荷一定会增加工人的工作量,能不能给我们描述一下,搞“满负荷工作法”后工人的精神情况是怎样的?

  张兴让:实行满负荷工作法后,职工工作上很紧张,效率提高了,收入也提高了。1987年与1984年相比,职工人均年收入提高了三四成。而且我提倡的是,工作上要满负荷,生活上要减负荷。我们当时搞了“五子登科”,即房子、孩子、肚子、身子、脑子。新建职工宿舍,可以让职工就近上班;职工子弟上学都有补助和奖励;把职工的煤炉子免费换成液化气,节省中午做饭时间;厂里还办中专班让职工充电等。这些都起到了减负荷的作用。最重要的是职工可以多拿钱,生活上的压力自然减少了。

  1988年,一个专家结合“满负荷工作法”探索企业五天工作制,征求过我的意见。后来,国家开始实行双休日制度,让人类能得到充分休息。

  记者:“满负荷工作法”使得生产率提高了,有没有精简职工,精简下来的人怎么办呢?

  张兴让:我一直主张打破“铁饭碗”,反复给职工们做工作:“没了铁饭碗,我给你个瓷饭碗,铁饭碗只能喝粥,用瓷饭碗可以吃上大鱼大肉。”

  企业最多时分离出去160多人,他们主要去搞“三产”了。企业当时有个最大的问题,就是企业办社会,包袱太沉重了。当时厂里的保卫科不光看门,还破案,厂里还有招待所、食堂、澡堂等,非生产人员占到了厂里职工的百分之四十。

  但当时服务业不发达,企业不办社会也不行。比如托儿所,当时女职工生孩子给56天的产假。当时还没有保姆,上班后只能抱着孩子去上班。这就必须找阿姨看着。当时也没什么饭店,职工上班都带盒饭,这就需要专人来烧水热饭。

  我当时的做法就是把与生产没关系的服务性工作分离出去,面向社会实行有偿服务,并实行独立经营、独立核算、自负盈亏。厂里的招待所、商店、澡堂、食堂、幼儿园都陆续分离出去,归口成立分厂实行专业化经营,让原来企业的“大包袱”变成可以盈利的“摇钱树”。

  其实当时做法还不是完全意义上打破大锅饭,虽然分流出去100多人,毕竟他们还没有丢饭碗,这也是当时的历史条件决定的。真正意义上的“主辅分离”做法如今已被国有企业广泛采用。

  记者:您当时还对“劳动力社会化”进行了尝试,和现在的全员聘任制有相似的地方,当时运行得怎么样?

  张兴让:其实第一塑料厂一直没达到满负荷的理想状态,我认为不改变原有用人体制,很难做到效益最大化,于是尝试让劳动力社会化,彻底砸掉铁饭碗。

  我当时的设想是,让在厂职工全部下岗,同时成立“劳动服务企业”,把职工的关系放在劳动服务企业,所有职工都改为聘用。不合格的就待岗。待岗期间发放生活费,同时必须接受业务培训。但当时大锅饭思想还没有被彻底打破,反对声很多,当时劳动服务企业的牌子都挂出去了,但人们很难接受,所以也没有推行下去。如今,“竞争上岗”“劳务派遣”等已不是新鲜事。

  张兴让:我最遗憾的是没有对厂里设备和技术进行大的更新换代,2000年时企业因为污染等原因宣布停产,准备搬迁,2005年我也彻底退休了。至于当初打破“铁饭碗”“劳动力社会化”等没有真正的完成,我并不感到遗憾。历史是一步步走的,我把第一步迈出去了,但改革的第一步最不易,希望后来者越干越好。


点击在线咨询可免费获取报价
立即拨打电话享受在线优惠 销售热线:400-921-0788 或点击咨询报价
Totop